首页

女王左右开弓狂扇耳光

时间:2025-05-28 07:13:03 作者:“一个加强、三个加快” 商务部将在多方面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 浏览量:97076

  中新网5月27日电 5月27日,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国家级经开区是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也是现代服务业的新兴增长点,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独特优势。商务部将在“一个加强、三个加快”四方面,出台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措施。

5月27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市场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彭新民介绍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朱冰介绍,第一是“一个加强”,就是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目前,国家级经开区拥有超过700家国家级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国的18.3%。下一步,商务部将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联动,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区内企业牵头打造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支持有条件的经开区设立离岸创新基地,探索海外研发、境内转化;结合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的布局,打通产业验证、规模化生产及检验测试、质量控制等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同时,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商标品牌战略实施、科研项目申报等各方面服务管理,为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朱冰表示,“三个加快”是指:第一个“加快”就是要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国家级经开区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数量约占全国的14%,正在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的石化、机械、轻工、纺织、食品等产业。比如说新乡经开区开发再生纤维等“绿纺”技术,带动打造100多种拳头产品;绍兴柯桥经开区应用智能制造、数码技术改造印染产业,部分产品生产效率提升40%,交付周期缩短一半。下一步,商务部将围绕传统产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需要,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开展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招引和培育“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做强链主企业,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第二个“加快”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近年来,国家级经开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海洋装备等多个领域,经常是一个行业、在一家园区就形成千亿级产值规模的产业集群。下一步,商务部将引导国家级经开区立足前期的良好基础,继续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同时持续深化国际合作,持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第三个“加快”是加快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目前,国家级经开区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创新实践,比如说北京经开区招引、培育了机器人产业的龙头企业,杭州经开区布局元宇宙、合成生物等产业,江宁经开区打造未来网络,都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商务部将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创建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加强未来产业的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快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川藏联网工程运行满10年 累计输送电量约87亿千瓦时

截至29日12时,国家防总、长江防总对江西省维持防汛三级应急响应。目前,江西省累计投入巡堤查险人力6.8万人次,抗洪抢险人力2.6万人次,抗洪抢险物力机械设备882台,物料(土石方)4.6万立方米。

百余幅中缅画家水彩作品云南德宏展出 呈现“胞波”情谊

长春10月14日电 据新华社消息,10月14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辽宁省委、吉林省委、黑龙江省委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东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此次宣介会以“奋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为主题,通过新时代东北三省一区的发展故事,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和积极成效。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政党领导人、部分外国驻华使节和外国在华工商界代表等出席会议。

“同城德比”即将上演 穆斯卡特:努力将球迷情绪转为动力

当天下午,中美排球友谊赛开赛。美国佐治亚州中学男子排球队、福建省青年男子排球一队、福建省青年男子排球二队、集美大学男子排球队、福建师范大学男子排球一队、福建师范大学男子排球二队参赛,将通过16场比赛,决出冠亚军。

河南省民政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杨蕾被“双开”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交通部门将加强拥堵路段的监测预警和疏导管控,对易受恶劣天气影响、事故多发的节点路段,加密设置临时清障救援急救点。

东北“社牛”鹿落户西藏 有望成致富新“鹿”径

临别之际,雅克布·扬特地向中国朋友讨教写毛笔字,并写下“音乐”两个字。“中国竹笛真是太美妙了。”他表示,此次中国之行,更加坚定了他学习竹笛的信心,“我会一直坚持学竹笛,也期待以后能经常来中国学艺”。(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